由於對智慧型手機需求的上升以及對電子設備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,3D感測器的需求跟著水漲船高。市調機構SBWire調查顯示,3D感測器能應用在許多不同的產業,例如消費電子產品、醫療保健、工業機器人、汽車、安全設備與影像監視;預計到了2026年,3D感測市場將從2016年的12.922億美元達到25.566億美元,年複合增長率為7.2%。
隨著智慧型手機的需求不斷上升,3D感測器的市場需求也逐漸擴大,其中以消費電子產品占了絕大多數,例如行動通訊設備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利用3D人臉辨識解鎖手機,以取代指紋或PIN的功能。
另外,3D人臉辨識功能使身份驗證更方便也更安全,因此可能很快就會成為行動支付App和行動身分識別服務(Mobile ID)中不可或缺的角色。至於醫療保健、汽車、航空與國防是採用3D影像的先驅,預計這些領域將是驅動3D感測器市場的重要因素。
另一方面,工業領域正迅速而廣泛地採用3D影像技術。智慧圖像感測器和其他工業發展持續開發3D影像在工業應用的能力。隨著對手勢探索應用(Gesture Exploration Application)的需求不斷成長,3D感測器提升了電子和汽車等巨大精密系統的性能和效率。從數位導航到手勢識別再到建設自動化,3D感測器能為所有不同需求的相機量身訂製專屬功能。
然而,由於較高的安裝成本,3D感測器也面臨了挑戰。3D影像系統肯定能比2D系統提供更多資訊,但構造也更加複雜。3D影像的主要難題是校準和某些校準規格的測量,這通常需要比平面校準更多的資訊才能達成。此外,3D影像系統的高成本是另一個障礙,這些系統難以滿足對價格敏感的市場。因此,技術困難和高成本是這些系統普及化的主要障礙。
然而,受到不斷擴大的市場和潛在需求的吸引,企業也正藉由策略性併購、收購和與其他產業合作來拓展3D感測器事業版圖。Apple在iPhone X上發布了3D感測設備,並支付了約3.9億美元給其VCSEL供應商Finisar。3D感測器市場中著名的公司包括了英飛凌(Infineon)、豪威科技(Omnivision)、Occipital、PMD、微芯(Microchip)、康耐視(Cognex)、英特爾(Intel)、宜福門電子(Ifm)、LMI和德州儀器(TI)。許多公司正致力於透過策略性收購以及與產業合作擴展旗下業務。